重庆河长制工作简报
2019年第6期
(总第95期)
重庆市河长办公室 2019年3月8日
本期要目:我市大力开展“巾帼护河•共建生态家园”系列
主题活动着力推行巾帼河长制
我市大力引导青年志愿者参与河库保护工作助力全面推行河长制
我市全面完成河道管理范围划界工作并逐步实现数据智能化应用
黔江区“三实施”切实改善水域生态质量
【市级工作动态】
我市大力开展“巾帼护河•共建生态家园”系列主题活动着力推行巾帼河长制 一是“爱河护河美河”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百千万巾帼大宣讲”“乡村巾帼大讲堂”“绿色环保课堂”等主题宣传活动1万余场,普及河道管理知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宣传人数达199.5万。二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全面参与河道清淤、垃圾清理、河道保洁、清除白色垃圾等环保公益等志愿服务,营造人人爱河护河美河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净化家园、美化河流、从我做起”活动。组织开展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及厕所革命行动,要求必须进行垃圾干湿分离、废物分类回收,提倡正确排放污水,防止水系污染,全力守护青山绿水。四是妇女义务植树活动。引导妇女群众参与植绿种草,抵制乱砍滥伐,近26万人次植树近32万株,尽力扩大林木栽种,防止水土流失,促进水源涵养。
我市大力引导青年志愿者参与河库保护工作助力全面推行河长制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启动青年志愿河长招募,截至目前,已招募市级青年志愿总河长1名,副总河长2名,区县级青年志愿总河长40名,乡镇(街道)、村(社区)级青年志愿河长8326名,并成立市级与40个区县级青年志愿河长办公室。二是加强区(县)部门联动。为更好配合各级各部门开展河长制相关工作,各区县青年志愿河长办公室与区县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务)局、海事处、河长办等职能部门建立沟通联动机制。渝北区团委率先联合区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局、区河长办共同下发《关于开展“河小青—守卫青山渝水·助力河长制”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逐步完善区县青年志愿办与区县河长办工作联动机制,推动青年志愿河长工作长效开展。三是加强示范活动引领。积极开展“重庆市青年志愿河长巡河市级示范活动”、“践行生态文明、保护绿水青山”植树活动、“美丽重庆·青年先行”全市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示范活动、“河小青—守卫青山渝水·助力河长制”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等,动员1.8万余名青年志愿者开展各类“河小青”活动385场,为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贡献青春力量。
我市全面完成河道管理范围划界工作并逐步实现数据智能化应用 截至2019年2月,我市共完成746条河流的河道管理范围划界工作(其中: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510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下河流236条),涉及河段长度15608.6公里、岸线长度34014.6公里,总计完成“河长制”划界目标任务26000公里的130.83%,并设置界桩(牌)65854处、公示牌6576处。在此基础上,2019年将开展全市河道管理范围划界成果数据备案工作,通过市级备案的划界成果数据录入全市自然资源本底数据库,实行统一管理和数据更新,逐步实现“河道信息数字化、数据更新常态化”。
【区县工作亮点】
黔江区“三实施”切实改善水域生态质量 一是实施城市黑臭水治理。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在2017年底基本消除黔江河黑臭水体的基础上,持续实施黔江河黑臭水体整治“长制久清”方案,着力建立完善黔江河水体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日常常态管理,严防水质问题反弹,确保整治效果。2018年以来黔江河每月水质检测均达标。二是实施餐厨垃圾治理。全面开展城区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处理,配备餐厨垃圾车4辆、餐厨垃圾桶2000余个,日均收运餐厨垃圾30吨,集中收运处理率达55%。三是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配备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车40辆、箱体1136个、垃圾桶5690个、手推车786辆、果皮箱700个,按“户集、村收、乡镇集中、区转运处理”模式全面开展收运处理,行政村有效治理率达93.47%,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同时,开展阿蓬江沿线乡镇街道6个村、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设置分类垃圾箱20个。
巴南区拓宽参与渠道营造全民治水新格局 一是设立河长制工作曝光台。在区广播电视台、《巴南日报》、看巴南手机APP等媒体设置河长制曝光台,通过暗访组巡视和群众举报等方式,不定期曝光辖区内河库污染典型事例,并由区河长办将曝光问题书面交办责任单位并跟踪督促整改落实。目前已曝光河库严重污染2例,完成整改2例。二是组建女子无人机巡河队。任命巾帼河长105名,成立了22支巾帼护河队,常态化开展巡河、护河、治河、美河工作,结合地域特点和巴南实际,将大数据、智能化等高科技手段运用到巾帼巡河工作中,组建全市首支女子无人机巡河队,目前有队员25名,开展培训1次,巡河12次。三是开展志愿者护河行动。成立以全区各级团组织、社会组织、民间团体、高等院校等为成员的“河小青”志愿队22支,共有队员300余人,开展巡河护河行动237场次,巡查河道近300公里;组建巴南区守护绿水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开展节水护水、保护母亲河等志愿服务,引导广大市民争做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者、践行者、推动者、监督者,营造全社会爱水、护水、治水的浓厚氛围。
丰都县探索建立河长制“五个三”工作体系 一是抓住“三个关键”。即“一河一长”“一河一策”“一河一档”。全县所有河流、水库都有河(库)长,根据河流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理方案,并用好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现代信息手段,让河道治理有据可循、有源可追、有责可查。二是突出“三项重点”。即重点项目、问题整改、特色打造。做好污水处理厂、垃圾收运处置系统等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问题整改尤其是扎实开展河道“清四乱”工作。特色亮点在信息化建设上下功夫,全力打造“智慧河长”。三是夯实“三个责任”。即清单明责、层层压责、履职尽责。河长制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实行清单制,将任务和责任分解到单位、落实到部门、细化到岗位,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四是做好“三个保障”。即强化资金投入、形成工作合力、引导公众参与。将河长制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大小河长齐心协力,及时解决河库问题。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五是严格“三项机制”。即督查机制、通报机制、考核机制。每月开展1次专项督查,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也查认识、查责任、查作风。定期通报工作实施情况和各级河长履职情况,形成激励机制。同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用好用活考核结果。
酉阳县全方位多渠道治理河库污染 一是开展河道保洁。以解决河道、河岸遗留问题为突破口,以河道清洁、河(库)岸垃圾清理、查处污水直排为主要内容,建立河道库岸保洁长效机制,组织41000余人次,打捞漂浮物962吨,清理河(库)岸垃圾844吨。二是开展专项整治。开展江河库区网箱养殖、白鹿河畜禽养殖场、餐饮船舶污染、城乡污水等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拆除渔业网箱养殖设施65977平方米、库湾养殖66164平方米,关停、拆迁规模养猪场6022平方米,处理生猪809头,实施县城溪河32个排水口雨污分流整治,配套建设二三级污水管网13.45公里。三是开展联合执法。开展贵州省沿河县,重庆市酉阳县、彭水县“跨两省三县”禁渔期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巡查河段200余公里,检查船舶130艘,清理拆除无主刺网220铺,放生鱼虾13万尾,纠正违章行为21起;密切与公、检、法等部门建立联合办案协同机制,依法查处渔业水域电鱼、炸鱼、毒鱼、密眼网捕捞等非法案32起,处理非法排污案件5件,公安机关按照程序进行立案查处24起。
【区县工作动态】
荣昌区双总河长巡查濑溪河 近日,荣昌区委书记、区总河长曹清尧,区委副书记、区长、区总河长李中武巡察濑溪河,调研濑溪河沿线城区及镇街污水管网建设情况,并召开现场办公会布置工作。
涪陵区将志愿者服务融入河长制工作 成立区守护绿水志愿服务队、镇街守护绿水志愿服务分队,采取“三进一行动” 方式,同步开展守护绿水志愿服务活动,发动志愿者3240余人,清理垃圾71吨,发放宣传单 8400余份,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爱河护河意识,保护河库生态环境。
垫江县召开常委会听取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情况汇报 会上,县委书记蒲彬彬强调,“河长制”核心要义是“责任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制度,压细压实各级河长责任;要进一步完善村级河长的激励培训机制,提高村级河长积极性,抓好河长制工作末端落实,努力使滋养垫江儿女的母亲河—龙溪河两岸青山常在、一河碧水长流。
綦江区45个“问题电站”成功销号 投入资金150余万元,结合各个水电站实际情况,编制《重庆市綦江区“问题电站”整改实施方案》,建立水电监控中心,采取修建生态流量孔、修建雍水坝、测流堰、深潭、浅滩、水标尺等工程措施,累计修复河道生态39.821公里。
开州区召开河长制工作“一河一策”实施方案交办会 要求20个责任部门要高度重视,对号入座,确保一河一策“清单”内容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实施完成,通过全面推行河长制,切实改善水生态,在2020年前全区所有河流水质稳定达到Ⅲ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