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河长制工作简报
2018年第32期
(总第63期)
重庆市河长办公室 2018年7月23日
秀山县紧盯突出问题整改落实
坚守山清水秀美丽边城
秀山县围绕打造武陵山区“水质最优、形象最好、生态最美、制度最佳、公民环保意识最强”的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把解决“水脏”“水浑”两大问题摆在突出位置,通过进一步加大河库巡查、强化部门联动、细化工作举措,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突出带动作用,县级河长密集巡河履职。今年以来,全县召开了总河长会议2次,总河长推进会2次,县级河长召开的专题会议20余次;全体县级河长注重亲力亲为,常态性开展河道巡查工作,今年1月1日至6月20日11位县级河长共开展河库巡查87人次,6月21日至7月6日,经优化调整的19位县级河长已全部完成了至少1次河库巡查工作;并针对巡查出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县委主要领导上半年共开展河库巡查17人次,县政府主要领导上半年共开展河库巡查16人次。
注重协同发力,持续开展联合执法。联合农业、渔业、水务、国土、环保、公安和各乡镇(街道)等单位针对夜间非法排污、电毒炸鱼、非法采砂挖石等违法行为开展联合巡查执法。累计开展联合执法20余次,撤除违规网具渔具56张、网箱养殖240平方米、畜禽养殖场14家;立案查处违法电鱼事件8起24人,拘留14人,刑事诉讼2人;劝导钓鱼人员14600余人次,放生野生鱼15800尾;制止违规侵占水域岸线11起,打击非法采砂5件,共计罚款14.68万元。
强化专项行动,多方发力形成较好工作成效。一是以全市开展“清河一号”行动为契机。全面关停83家锰粉加工厂,18家电解锰企业关停整合为7家。投资3000万元,补齐6家电解金属锰企业氨氮废水处理设施,完成3个渣场污染治理,清理复绿河岸建筑垃圾16处,全面停止河道采砂审批。二是实施“水系绿化”行动。目前,已完成水系绿化100公里,全年计划完成200公里。三是推进“面源防治”行动。全面推广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93%;开展废弃农膜区域回收利用试点,推广加厚地膜和可降解地膜,农膜回收率达到80%;实现秸秆肥料化、能源化利用,综合利用率达85%;完成1.8万头存栏生猪当量的污染治理工程建设,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75%以上,大型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开展受污染耕地风险管控,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5.64万亩、治理与修复1.02万亩、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1.37万亩。推进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已初步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每个村民小组至少配置一个垃圾集中收集箱,每个乡镇至少配置一台垃圾转运车。同时,县政府给每村每年安排2万元清漂保洁经费,每个乡镇每年安排50万元河长制相关工作经费。
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秀山县通过努力做好各项目标任务,促使阶段性成效较好。国控酉水河里耶断面稳定达到地表水III类;市控龙潭河妙泉入口断面、溶溪河溪口断面水质改善渐趋好转;基本稳定达到III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