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召开2019年第二次总河长会议
近日,綦江区委书记、区总河长袁勤华主持召开2019年第二次总河长会议,安排部署全区河长制工作。会议传达了全市2019年第一次总河长会议精神及我区前三季度河长制工作情况,审议了《綦江区“民间河长”管理办法(施行)》《2019年度河长制考核细则》等文件。
袁勤华强调,各级河长要严格落实河长制要求,既要巡起来,及时发现问题,更要拿出务实举措,促进问题有效解决,真正以“河长制”促“河长治”。要始终坚持标本兼治,在治标方面,强化河库顽疾治理,在全面治理污水基础上,加快清理整治綦江河干流及其重要支流中的“四乱”问题,确保河库干净畅达;在治本方面,相关单位要认真做好国土空间综合管理和规划工作,同时结合现状及有关专项规划,高标准制定河流生态治理与环境品质提升方案,促进源头治理。要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护河、治河中来,全面提升社会公众参与度,推进“同饮綦江水 共护家乡河”。
石柱:县总河长督导调研河长制工作
10月29日,石柱县委书记、县总河长蹇泽西率队督导调研河长制工作和中央、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蹇泽西先后到桥头镇、关门岩公园和滨河晓月小区等地,调研了藤子沟蓝藻治理、库区清漂保洁、龙河生活污水直排整治、城南片区雨污分流整治等工作推进情况。
蹇泽西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深化对抓好中央和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的认识,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体现“上游水平”,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高质量的整改工作促进民生改善;要清醒认识生态环保督察中暴露出的问题和我县存在的差距,突出问题导向,完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加大力度整改问题,逐个销号;要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日常监管,严把工程质量关,防止新的问题出现,确保各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万州:三项举措筑牢水污染防护墙
万州区通过“河长+河库警长+河检长”管护模式、联合邻近区县联动巡河和加强宣传引导三项举措,筑牢水污染防护墙,加强水污染整治工作。
一是“三长”护河,织密河长制责任网。在辖区内22条重点河流,全面建立“河长+河库警长+河检长”管护模式,共设立区、乡镇、村(社区)三级河长1317名、河库警长43名、河流检察长22名,累计开展联合执法、联合巡查170余次,发出督办函10份、立案9起,织紧织密河长制工作责任网,有效维护辖区水环境安全。
二是“三地”联动,筑牢水污染防护墙。分别与云阳县、石柱县签订《跨界河库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将长江、磨刀溪、泥溪河等6条跨界河流纳入水污染联防联控协作范围。《协议》签订以来,三地共开展联合巡查3次,切实解决了向家嘴电站库区网箱养鱼等民生热点问题。
三是“三点”发力,画好水治理同心圆。围绕宣传、参与、监督三个重点,着力营造共防共治共享的护水氛围。2019年以来,围绕市第1号总河长等重点工作,以召开院坝会等形式,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河长制工作;招募“河小青”“巾帼护河队”等志愿者300余人,开展义务巡河宣传工作1200余人次;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落实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主的河长制社会监督员109名,进一步助推河长制工作落地见效。
铜梁:从五方面加强龙河污染整治
为加强龙河污染整治工作,铜梁从这五方面入手,已经取得积极成效。
针对河道和伍家水库污染问题,铜梁累计实施河道清漂23.58公里,清理杂草、垃圾481吨。针对会龙河重要污染源伍家水库遗留问题,在收回经营承包权的基础上,实施库尾清淤2次,开展清淤1500米,试种水生植物浮床100平方米。
针对畜禽养殖污染问题,铜梁关闭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场56家,循环化改造限养区、适养区养殖场64家,累计拆除养殖场房屋及圈舍2.2万平方米,并采取回头看的方式实时监督监管养,确保长效治理。
针对肥水养鱼污染问题,多方合力收回水库承包经营权5座、集体山坪塘166口,对流域沿线的112口专用鱼池、山坪塘、水库实施清淤消毒,排查发现肥水养鱼问题17个,已整改完成14个。
针对面源污染问题,投入300余万元,实施永嘉、西河场镇生活污水整治攻坚,有序推进会龙河两岸100米范围内123户农户无害化卫生改厕。
针对聚焦工业污染问题,严格节能环保准入,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排查发现的3个工业污染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