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河长制运行机制和制度的建议》(第0761号)收悉。经与市编办、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政府法制办、市林业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您提出《关于进一步完善河长制运行机制和制度的建议》,对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017年,特别是7月中旬以来,我市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地”“两高”目标,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工作实效。
一、建立跨区域河流联动治理机制
一是建立跨省市、区县河流联动机制。推动与四川、贵州等建立跨省市河流联动机制,合川、荣昌、梁平、秀山、巫山等区县主动衔接四川、湖北、湖南相邻市县、乡镇(街道)进行跨省市流域综合联动治理。制定落实长江、龙溪河、梁滩河等跨区县水体水环境保护实施方案,建立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二是落实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先后制定出台《重庆市河长制工作规定》、《重庆市全面推行河长制部门联动制度》等8项制度,召开联席会议,推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加强协作联动,发展改革、交通等部门启动港口建设管理规范化工作,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公安、交通、海事等部门联合开展全市打击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城管、环保等部门联合部署水域清漂保洁工作,共青团、环保、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等10个部门和单位开展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行动,推动长江经济带化工企业污染、主城区“两江四岸”消落带、城市黑臭水体及非法采砂等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三是明确主体责任深化流域污染治理。督促、指导区县编制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统筹协调跨区域污染防治。对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下的跨区域不达标水体,由相关区县协商编制并实施流域污染防治方案,不能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由市级部门牵头组织相关区县共同编制污染防治方案,并由相关区县政府共同印发实施;对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不达标水体,由市环保局牵头会同流域相关区县政府共同编制流域污染防治方案,由相关区县政府共同印发实施或提请市政府批复实施。四是构建责任明晰的水质监测体系。478家重点涉水工业企业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约2000套,670个排污口安装了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并与环保部门联网;依托“1个总站+4个分站+15个水保监测点+12个水文监测共建点”监测网络体系,初步摸清全市水土流失现状;着手打造重庆智慧河长系统,通过建立一个大数据中心,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监测技术、通讯技术、软件集成技术等手段,建设贯通市、县、乡三级的针对“水脏”(农业、工业生产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水)和“水浑”(水土流失治理和水生态功能修复)的两大监测监管系统,满足河长制管理决策智能化,实现河长制管理常态化、精细化,目前已纳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五是落实逐级考核责任体系。市级将河长制工作纳入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和市级机关党政目标绩效考核,各级逐级建立考核体系,并对河长制工作责任落实、制度机制建立、资金管理使用等8个方面开展专项审计,加强责任追究。
二、建立河长制运行法规制度保障机制
一是国家已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我市相继建立完善了《重庆市河道管理条例》《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等法规,正在加快修订《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为我市河库管理保护提供法律法规保障。二是经合法性审查同意,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先后联合印发《重庆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强化全市河长制组织体系的通知》《重庆市河长制工作规定(试行)》和《重庆市全面推行河长制主要任务分解》等文件,市河长办还制定了河长会议、督查、部门联动等8项制度,将市委决策以规范性文件形式进行固定,也为下一步制定或修改地方性法规积累立法经验。三是河长制是中央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制度性创新,我市方案明确河长办工作定位为协调、监督、考核、督办,并确定全市河库管理保护相关的24个市级部门(单位)为具体责任单位,按各自职责落实河长制具体业务工作。我市已落实市河长办9名编制,其中公务员编制4名、参公事业编制5名,充实加强了推行河长制工作力量。
三、建立河长制与村民自治融合机制
一是聚民心。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我市河长制工作累计达到500余篇次,召开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新闻发布会,增强群众河流保护意识,营造社会共治氛围。二是听民意。把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目标和行动指南,通过监督电话、微信公众号和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APP等,了解迫切需要解决的河库问题。三是汇民力。将河长制延伸到村级,已设置村级河长10747名,实现境内河库“全覆盖”;探索建立河库保护村规民约,组建“百姓河长”志愿服务队伍,引入企业家、知名人士等“民间河长”参与河库管护。我市首名“民间河长”何波同志成为第八届“母亲河奖”评选的20名“绿色卫士”之一。
四、形成合力推动实施河库污染治理
一是强化生活污水治理。累计建成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479座、城乡污水管网1.8万公里,完成29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和41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全市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规模达到518万吨/天。二是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建成76个工业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达到91万吨/天,60个市级以上工业园区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全覆盖。三是加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编制并实施畜牧业发展规划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37个涉农区县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划定,累计完成3000余家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户)关闭搬迁和380万头生猪当量污染治理配套设施工程整改。完成了3100个村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惠及约700余万农村居民。四是治理重点流域污染。完成主城区56个水库综合整治工作,完成龙溪河等30条河流(水库)水污染防治综合整治方案编制,实施重点流域综合整治项目,累计打捞漂浮垃圾约200万吨。深化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主城区建成区31段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五是加强船舶污染防治。累计淘汰老旧运输船舶1200余艘,3500余艘船舶安装生活污水处理或收集设施,主城、万州、巫山等重点港口码头配备垃圾、油污水接收船,涪陵、长寿建成洗舱基地。制定出台《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单制度(试行)》。六是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完成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及标识标牌设置;开展水源地环境现状调查评估,推动建设备用水源地;开展水源地专项整治工作,累计清理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污染源3000余个。七是部分河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荣昌区荣峰河通过推行河长制试点,获评国家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风景区;璧山区璧南河通过流域综合治理,获评全国“最美家乡河”;龙溪河流域生态治理跨区域一体化保护获批国家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试点。
今后我们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抓好河库突出问题治理、资金保障、督导考核等方面工作,保护好每一条河流、每一座水库、每一块湿地,保护好长江母亲河和三峡库区,加快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早日把重庆建设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此复函已经吴盛海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政协提案委和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正规博彩平台
2018年4月17日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