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同意公开
高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将农村自来水管护纳入地方水厂直接管护的建议》(第0094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和市卫生健康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全市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农村饮水安全是一项惠民生、赢民心、稳增长、施德政的重大工程,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事关脱贫攻坚、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20年再次将此项工作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我市自2005年实施农村饮水工程,特别是从2017年7月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部署,市、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把解决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作为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首要政治任务,努力推动农村饮水保障从“有水喝”向“有好水喝”转变。截至2019年底,全市累计完成投资150亿元,建成各类供水工程39.96万处,解决2219万农村居民的饮水问题,农村集中供水率从17.8%提升到87%,自来水普及率从15.4%提高到82%,供水保证率达93%,农村供水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供水保障硬件设施体系基本形成。但也正如您调查掌握的情况,我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境内有秦巴山和武陵山两个连片贫困山区,各区县自然条件差异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农村饮水工程数量多、分布散、小微型工程所占比例大,在维修养护方面存在管理人员老龄化、缺乏维修养护专业技能、配件材料采购不方便和经费保障不到位等问题,需要在发展中不断探索完善。
一、关于由地方水厂统一负责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维修管护的问题
这个建议很好,是解决村级小型供水设施管护缺人员、缺技术、缺材料、缺设备的有效途径之一,符合《重庆市村镇供水条例》“鼓励区域性、专业化供水组织运行管护村镇供水工程”之规定。为加强农村饮水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和创新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和模式,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2019年3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试点实施方案》(渝府办〔2019〕5号),选择13个区县开展试点,探索出了适合我市农村供水工程管理的四种模式:一是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模式。城市供水管网向周边农村延伸,推进城乡供水同管网、同水质、同服务;二是规模集中供水工程企业化管理模式。对集镇(场镇)所在地及农村500m3/d以上的供水工程通过组建或引进供水企业统一运营管理;三是小型集中供水工程专业化管理模式。对500m3/d以下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优先采取“以大带小、以大并小、小小联合”的方式由供水企业运营管理,对不具备企业化管理条件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由产权所有者(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等)组建专业化队伍或落实专人负责运营管理,或委托供水企业管理,提高专业化水平;四是分散供水工程自用自管模式。分散供水工程实行自用自管,落实用水户自主管理责任,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重点在供水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支持,加强水质安全监测。
部分试点区县还重点对村级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护模式进行了专项探索。如云阳县后叶乡,通过召开党员代表和人大代表会议,集体决定成立乡供水公司,乡、村与供水公司签订供水管理协议,全乡统一执行2.0元/m3的水价标准,将所有供水工程交由乡供水公司运营管护;石柱县成立县级农村供水协会,乡镇设立协会分会,统一对村级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实行集约化、专业化管理;荣昌区全面推进村镇供水一体化,组建荣昌区弘禹村镇供水公司统一管理村镇供水工程;巴南区、梁平区对全区国有乡镇供水水厂分片包干帮扶指导村级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巫溪县全面落实村级管水员公益岗位,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解决了小型集中供水工程维修管护难题。
2019年12月,市政府办公厅在各区县试点的基础上,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长效机制的意见(试行)》(渝府办发〔2019〕124号),指出:主城区都市圈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鼓励区县组建或引进优质企业统一运营农村供水工程,推进城乡供水同管网、同水质、同服务。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积极推行城乡供水融合发展,对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推行企业化运营管理;对小型集中供水工程优先推行企业化运营管理,不具备条件的由产权所有者落实供水单位或专业人员运营管理,鼓励以区县或乡镇为单元设置公益性岗位、组建用水户协会或采取承包、租赁、代管、协管等方式运营管理。
受各区县、各乡镇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影响,全市强制规定地方水厂统一管护农村供水设施的条件还不成熟,各区县应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长效机制的意见(试行)》(渝府办发〔2019〕124号),落实政府主体责任、明确部门监管责任、压实运行单位的管护责任,明晰工程产权,完善水价机制,结合当地实际,借鉴试点成果,采取 “一区一策、一镇一策”方式强力推进农村供水工程企业化、专业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不断优化完善运营管护模式,建立健全可持续运营发展机制,确保工程有人管、有钱管、有技术管、有制度管。
二、关于加大维修养护财政投入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的问题
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护的主要经费来源是水费收入,落实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经费的主体是运行管护单位。为此,2019年10月,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的通知》(办水农〔2019〕210号),要求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必须收取水费,水费原则上按成本收,2021年底前,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实现全部收费且水费收缴率达到95%以上。同月,正规博彩平台、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制定了《重庆市农村供水工程水价核定与水费计收工作方案》(渝水农水〔2019〕35号),要求各区县加快农村供水成本核算,科学合理制定供水水价,为农村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营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12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长效机制的意见(试行)》(渝府办发〔2019〕124号),明确要求各区县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工程有偿用水机制。各区县应按照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部、市政府及市级行业主管部门要求,加快推进有偿供水工作,强化农村供水工程自我造血功能,为工程运行管护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
为保障农村供水工程正常运行,解决特殊地区、特殊工程、特殊群体的特殊困难,从2019年起,中央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对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水资源禀赋较差、经济欠发达的“特殊地区”,远距离引调水、高扬程输配水、净化处理工艺复杂的“特殊工程”以及贫困户、五保户等低收入的“特殊群体”,给予财政补助,促进特殊地区农村供水服务均等化,维持特殊工程正常运行,保障特殊群体基本用水需求。2019年下达我市4016万元,2020年已落实5685万元。为加大运行管护的支持力度,市政府决定从2020年起,将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经费纳入市、区县财政预算安排。正规博彩平台于2019年11月印发《关于抓紧落实区县财政专项补助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资金预算的通知》(渝水农水〔2019〕32号),要求区县从2020年起全面落实财政专项补助供水工程运行管护经费预算。2019年,各区县共落实运行管护经费财政补贴1.15亿元;2020年,已落实市级财政资金6088万元、县级财政资金9535万元,政府补贴力度逐年加大。
此复函已经吴盛海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正规博彩平台
2020年3月4日
联系人:梁庭专
联系电话:88759030
邮政编码:401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