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博彩平台

  • 正规博彩平台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走进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
  • 清洁三峡库区在行动

    日期:2002-12-02

      

      11月6日,三峡工程二次截流成功。与此同时,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以及正在紧张进行的清库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从今年7月起,位于三峡库区的各市、区、县把清库当作一项中心工作来抓,面对任务重、时间紧、资金缺等难题,采取有效措施,克服重重困难,艰苦奋战,迅速推进清库工作,保证在规定的时限内,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完成清库工作。
       本报从今天开始相继推出三篇报道,从不同侧面展现三峡库区的环境保护工作。
       11月6日,三峡工程成功地进行了第二次截流。明年6月,三峡库区将开始正式蓄水,江水以每天5米的速度上涨,直至135米水位。即将建成的三峡工程将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三峡工程的成败。
       从论证到修建,三峡工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经过几年努力,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已经初具雏形。

      两个转变凸显生态效益

      今年9月14日,重庆市开县镇东镇周锦才一家14口人和其他600多名移民一起踏上了外迁移民的汽车。至此,重庆市持续了4年的三峡工程第一批外迁移民工作终于画上了句号。
       为了运送11.6万外迁移民,重庆市共动用汽车11917辆次,火车专列28个,车皮307节,轮船297艘次。这些重庆人,为了实现高峡出平湖的梦想,离开了他们生活了几十年、甚至几辈人的故土,无怨无悔地奔向遥远的异乡。
       1999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三峡工程移民工作会议上,朱镕基总理提出了两个调整政策,即三峡农村移民由“就地后靠”调整为鼓励农村移民外迁;工矿企业搬迁由过去的按照原规模、原标准、原功能补偿的“三原原则”调整为淘汰污染、亏损、产品无市场的企业,加大产业和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力度。
       在提出两个调整政策之前,三峡库区从1992年起开始实行以“就地后靠,开荒移民”为主的开发性移民政策,使库区本来就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也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据统计,三峡库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60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倍,人均耕地0.92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为了生存,人们把目光投向了荒地和林地。
       人地矛盾加剧使三峡库区成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库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幅员面积的六成左右,进入长江的泥沙约为4000万吨左右。库区的森林覆盖率也由50年代的26%下降到现在的17%。
       随着库区人民的不断实践,两个调整政策开始凸显出巨大的生态效益。
       据重庆市移民局统计,近12万农村移民外迁,可以使三峡库区少开垦40万亩荒山荒坡,多退出近百万亩陡坡耕地。专家预测,用10~20年的时间,长江两岸可望再现青山绿水的秀美景色。记者在开县看到,原来“就地后靠”开荒的土地,在2000年移民外迁后实行了退耕还林,光秃秃的土地上已经长满了嫩绿的幼苗。重庆市移民局副局长欧会书说:“当时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这两个重大调整政策主要是基于实现库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库区的老百姓、子孙后代留下更好的生存空间。”事实正是如此。
       对“三原原则”的调整,不仅为库区谋划了起点更高、布局更合理的工业链条和产业结构,而且为实现西部大开发开拓了新的发展观,为库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处于重庆库区淹没线以下的1397家企业,绝大部分规模小、设备陈旧、污染环境、亏损严重、竞争力差。两个调整政策提出后,一大批没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被关闭,大大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与此同时,太极集团、万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名优企业得到重点扶持,开始成长为全国知名企业。截至7月,库区迁建项目已完工126个,建设总投资34.19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11亿元,占总投资的3.24%;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为99.18%;“三同时”执行率为97.54%。

      水环境项目全面铺开

      2001年7月,三峡工程移民暨对口支援工作会议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朱镕基总理要求高度重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并做出了加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加大水污染防治投入的决定,提出了“快调查、快规划、快立项、快审批、快实施”的总要求。会议明确,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纳入三峡工程建设概算,从三峡建设基金中安排,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在国债资金中安排。
       宜昌会议后,国家有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围绕库区水环境保护项目建设开展工作。国家环保总局牵头组织编制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2001年~2010年)》,这将成为今后10年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依据。同年11月,国务院批准发布了该“规划”。“规划”以确保三峡库区水环境质量安全和三峡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枢纽工程的正常运行为基本目标,以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为重点,把库区水污染防治工作与区域发展、移民安置、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库区水环境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生态状况的持续改善。
       根据“规划”,重庆市未来10年将投资210亿元,主要包括:118.7亿元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城市垃圾处理场的建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25万吨/日;3.3亿元用于4座危险废物处置场建设;16亿元用于强化工业污染防治;1.66亿元用于二期蓄水的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危险放射源清理;21.3亿元用于次级河流治理与生态保护;21.3亿元用于流动污染源治理;4.7亿元用于库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与科技支持。
       资金、技术、政策都解决了,剩下的就是行动。经过紧张筹备,2001年底,重庆市启动了库区首批水环境项目,共19座污水处理厂和5座垃圾处理场。2002年,又开工了8座污水处理厂,它们将于明年6月库区蓄水前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沿江30个城镇的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处理场将在明年年底前建成。届时,重庆市库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可以达到8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可以达到90%,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为了保证项目建设进度与质量,重庆市政府建立了责任制,明确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同时加强了项目的稽查力度,专门成立了水环境项目工程质量和资金稽查组。为了降低投资成本,重庆市还规范了征地拆迁费用标准,污水处理厂成本控制在10万元/亩以内,垃圾处理场在6万元/亩以内。
       (中国环境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世界杯押注 十大彩票网赌平台 网络十大博彩公司 PG电子 BET365中文平台 济宁市科技局 南通市科技局 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 南京市医疗保障局 常德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