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防汛抗旱工作卓有成效
2016年4月26日
“十二五”以来,我市洪涝干旱灾害交织发生、频发重发。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国家防总、长江防总的倾力支持和关心关怀下,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强化措施、积极应对,最大限度降低了洪旱灾害损失,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防汛抗旱基础更加夯实。“十二五”时期,全市累计完成各类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投资1001亿元,是“十一五”的2.6倍。金佛山、观景口等46座大中型水库开工建设和10座竣工验收,全市33个城市建成区、620个乡镇防洪基本达标,全面解决了1080万城乡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防洪抗旱薄弱环节得到有效弥补。全市水文监测站点总量增至5535个,实现了2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水文站点全覆盖。以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为龙头的数字重庆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基本建成,江河及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大幅提升。
二是法规制度预案更加完善。《长江洪水防御方案》、《嘉陵江重庆流域洪涝灾害综合应急预案》为我市抗御长江、嘉陵江可能发生的大洪水提供了制度和调度保障。形成了以《重庆市防汛抗旱条例》、《重庆市水文条例》、《重庆市河道管理条例》为主线的防汛抗旱法规体系,使防汛抗旱工作有法可依。基本完善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中小型水库水电站、重要河流、重点区域交织的防汛抗旱预案体系;出台了《重庆市防汛抗旱督察实施细则(试行)》、《重庆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工程反恐怖防范工作标准(试行)》等30余个规章制度,全市上下严格执行防汛抗旱法规制度,依法实施各项防汛抗旱措施,为战胜洪旱灾害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法制规章遵循。
三是工程调度方式更加科学。“十二五”期间,全市各级防指累计发出调度指令近80个,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水电工程累计拦蓄洪水近120亿立方米,实现防洪减灾效益超135亿元,累计增发电量10余亿千瓦时。特别是在2014年“7.17”乌江流域大洪水中,通过预泄削峰错峰实现将乌江大洪水由25年一遇削减至5年一遇,需要转移人口由5万余人减少到1万余人,实现彭水县城未超保证水位和人员无伤亡、低转移目标,新华社内参予以重点报道,得到了国家防总、长江防总的充分肯定,成为我国流域应急管理的样板。
四是部门联动更加紧密。每遇重大雨水情,市防指各成员单位都按照工作职责及任务分工密切协作配合,形成上下联动、有序高效的防汛抗旱减灾合力。水文、气象、国土等部门加密监测频次,确保预报预警信息测得准、报得准、传得准;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应急、民政部门及时掌握灾情,第一时间赶赴受灾一线进行指挥抢险救灾;警备区、武警、消防、预备役等部队官兵第一时间投入抢险救灾,全力以赴转移受威胁群众及物资;公安、民政、卫生等部门维护社会秩序,妥善处置灾民;发展改革、财政、交通、农业、环保、市政、通信、海事、电力等部门全力配合,切实做好相关保障及减灾工作;新闻单位充分发挥舆论引领作用,为抢险救灾工作提供了切实保障。
编辑:罗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