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河长制工作简报
第4期
重庆市河长办公室 2017年7月5日
云阳县“五个一”推进河长治
为全面推行河长治,云阳县以“五个一”为抓手,着力形成“早谋早动、破题破局、快干快上”的河长制工作格局。
一、“一条心”抓责任落实。“河长制”成败关键在于领导,在于层层落实责任,在于着力构建上下一心的河长制工作格局。一是“领导抓、抓领导”。4月28日,县委办、县府办联合印发了《云阳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明确县、乡、村三级党组织负责人负责加强对河长制工作的领导, 8个县政府组成部门分别牵头23条县级河流,协助河长推进河长制实施。并制定了县“四大家”领导联系乡镇(街道)制度。二是“河长抓、抓河长”。全县23条县级河流、256条乡镇级河流以及177座大中小型水库(含在建)均明确了河长或库长,实现河长制“全覆盖”。县委书记作为总河长,县长作为常务副总河长,带队巡河巡库11次,发现问题23个,当场交办相关河长限期整改。全县42个乡镇(街道)河长积极开展巡河,绘制辖区内水系图,详细标注问题点、污染源的分布情况,挂图作战、列表推进。三是“全民抓、抓全民”。以倡议书的形式发起“为子孙后代守护一江四河”行动,号召全县人民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监督水环境、参与水行动、发展水文化,共护一江四河。
二、“一盘棋”抓统筹部署。河长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云阳对全县的河长制工作实行“一盘棋”统筹部署。一是统“三大行动”。将“涉河库违法行为清理专项行动”、“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美丽乡村建设”统为一体。6月上旬县河长办联合多部门组成巡查组,对23条县级河流存在问题进行全面摸排,发现4大类22种282个涉水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县河长办将召开部门联席会议,整合“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美丽乡村建设”资源,对问题逐项研究制定整治措施,落实牵头单位,由牵头单位组织相关责任单位、乡镇(街道)对问题挂单操作、限时整治。7月中旬至7月底,县河长办将组织督查组督查乡镇(街道)整治情况,对问题销号验收。二是统项目。以项目落地保证治水落实,做到“治水项目化、项目责任化”,全县已规划2017—2020年治水重点项目95个,总投资78.82亿元。三是统筹整合资金。县委决定,各部门的涉农资金必须整合使用,集中投放到治水工作中,确保“有钱治水”。
三、“一股劲”抓难点治理。坚持在水里找问题、在岸上抓治理。首先是“治弱”。针对乡镇(街道)河库执法力度相对弱势的情况,采取三种措施加强乡镇(街道)河库执法权,一是县法制办给乡镇(街道)执法人员颁发河库综合执法证,明确乡镇(街道)执法人员身份;二是开展河库综合执法培训,提高乡镇(街道)执法人员执法能力;三是乡镇(街道)充分发挥属地管理优势,下沉执法重心查处违法行为,看牢盯紧违法行为多发地带,对违法行为人多敲打、多警示,果断采取断电、断水等办法进行处置,并且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前移预警和监管关口,形成全社会保护河库的良好氛围。其次是“治砂”。开展非法采砂集中整治行动,严打县内15个非法采砂点。最后是“治乱”。县委决定用6个月时间,全面整治河道违法建设,规范河道建设秩序,营造良好的河道水环境。
四、“一张网”抓污染治理。以编制“四网”为治污重点,全面推进绿色发展。一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网。为实现2017年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乡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全县大力推进污水处理项目和乡镇二三级管网建设,实现66个乡镇场镇均建有污水处理厂,建成一二三级污水管网447公里。二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网。组织开展清洁家园集中行动,探索建立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新模式,将垃圾处理、河道管理纳入村规民约;大力推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成垃圾填埋场4座,垃圾中转站5个,所有乡镇均配有垃圾车辆和收集设施。三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网。2017年已关闭、搬迁养殖场112家,全面落实禁止饮用(备用)水源地水库网箱养鱼、施肥养鱼。四是工业污染治理网。淘汰落后船舶产能5万载重吨; 依法实施关停退市42家煤矿,化解过剩产能172万吨;全部拆除废毁3米以下落后水泥磨机,去除落后产能52万吨;全面清理烧结砖瓦窑产能,年内将全部淘汰落后24门以下轮窑生产线。
五、“一把尺”抓督查考核。用督查考核尺子量进度、量成效,严督严考抓好治水工作。一是督查重严格。县委、县政府每季度组织县级综合督查,督查考核内容包括全县各部门、乡镇(街道)的河长制工作。同时,县河长办采取“不定时、不通知、现场暗访、公开公示、倒查整改”的方式,高密度督查治水工作,督查情况、现场图片、相关河长、联系部门在全县通报。二是考核动真格。河长制工作纳入乡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绩考核,县总河长对各乡镇(街道)河长和县级责任单位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通过不断强化考核和通报的“指挥棒”作用,使各级河长投身到治水事业中来,保护水环境、改善水生态,把云阳建设成为美丽之地。
编辑:付琦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