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在铜梁区永嘉镇会龙河段,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沿着蜿蜒的河道低空飞翔,在铜梁区河长办工作人员的操作下,记录一组组画面。这是铜梁区智能化赋能河长制的一个镜头。
秋冬季节,漫步会龙河岸,河水碧波荡漾,白鹭贴着水面翻飞;两岸绿树倒映水中,一派水清岸绿的景象。
“过去,作为小安溪支流的会龙河沿途有40多家养殖场,这些养殖场治污能力差,在畜禽粪水的污染下,一度达到劣五类水质,被中央环保督察列为限期整改的案例。近年来,铜梁多措并举铁腕治污,使会龙河水质恢复到Ⅲ类,按期完成深度治理的目标。”铜梁区河长办负责人李琼说。
铜梁区位于重庆渝西地区,属于嘉陵江水系长江流域,境内有河流200条。其中,境内15条区级干流总长303公里,区级支流185条,总长745公里,有水库109座。
铜梁区在河长制工作中,通过高位推动、系统治理,统筹运用源头治污、生态修复、人居环境整治等手段,标本兼治开展水环境整治行动。在河长制工作中,当地在问题整改中探索出滚动督查、滚动交办、滚动督办、滚动通报、滚动考核“五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形成了河长统领、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群众参与的治水格局,实现了全区河库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管理,水污染治理成效十分明显。
在此基础上,铜梁区还借助高科技手段,引进无人机、管道机器人、水质监控平台,通过“天上看(无人机巡河)、监控查(视频监控)、地下探(管道机器人)”三维远程监控的巡河模式,让河库污染无处遁形。
“铜梁使用巡河无人机巡河,不但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无人机通过相对远程监控,观察到水质颜色、漂浮物等的变化,继而监控水质的变化情况。”李琼说,自2018年以来,区河长办运用巡河无人机对全区主要河库进行了全方位航拍,对河道周边1000米以内的养殖场、养鱼塘、污染企业等进行了巡查。如发现河道水质异常,漂浮物聚集,工作人员立即现场核实,发现问题,立即上报,并会同相关部门进行处理整改。
在铜梁区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局,安置着的河库监控平台成为河流水库安全“卫士”。近年来,为提升水库智能化管理水平和防汛工作综合实力,铜梁区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局投入上千万资金在全区河流、水库安装了水情自动监控器,利用这一智能终端提升防汛抗灾综合处置能力,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同时,该区在29座镇街污水处理厂出水口已安在线视频监控的基础上,正实施23个撤并场镇污水处理站出水口的视频监控安装,以确保全区污水处理厂(站)正常运转。
“有了这两套智能化设备,全区的水情变化、排污情况都能准确掌握。比如在夏秋季,一旦降雨超过警戒值,系统还会迅速报警,并将自动采集到的水位、雨量等数据,快速处理后传送到局里的信息中心,便于及时处理突发水情,做到安全度汛。”该负责人说,这套设施不单是监控水情,人为毁损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设施和污染水质的行为也难逃监控设施的“火眼金睛”,这相当于为河库配置了不离岗的“安全卫士”和“环保卫士”。
近日,在铜梁区工业园区,环保管家团队工作人员身背氧气瓶、头戴防毒面具,使用管道机器人探测排污管箱涵洞完好情况,全程摄影、录像,标记所有接入支管、检查井、疑似排污支管,并对明显流水接入支管进行水质采样。“机器人的利用,能够有效发现企业埋藏的暗管存在的蛛丝马迹。”工作人员介绍。
穿城而过的淮远河,这条铜梁人的母亲河曾经是令人头痛的“臭水河”。而今,经过将污水治理与山水景观、防洪护岸与风光打造有机结合的深度治理,重现一江碧水的淮远河成为了市民观景、休闲、船游的打卡热地。“现在,把智能化手段应用于河长制成为了我们工作的常态,也为巩固河长制取得的成绩上了一道保险。”铜梁区河长办干部周天良说。
2018年以来,铜梁区巴川河、淮远河铜梁段、涪江铜梁段等三条河流分获2018年、2019年、2020年“重庆市最美河流”荣誉称号。在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部开展的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中,铜梁区河长办获评“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
2021年琼江、小安溪市控断面稳定达到Ⅲ类,区内主要河流水质全部达标,并稳定向好,全区河库基本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