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河长制工作的建议》(第0719号)收悉。经与市农委、市环保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全市河长制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建议,对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2017年以来,特别是7月中旬以来,我市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坚决落实中央市委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关于基础工作
一是市、区县、1019个涉河库乡镇(街道)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全部印发,河长制实施范围实现全市境内河库全覆盖;设立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河长办1060个,分级分段设置河长16611名(其中市级5名、区县级486名、乡镇级5373名、村社区级10747名),实现境内河库“一河一长”全覆盖;组织完成全市5300余条河流、3043座水库名录编制工作。二是全市累计完成河库岸线划界32279公里,其中河道24525公里、水库7754公里;完成水库划界2721座、确权2530座;落实市级补助区县划界资金8531.6万元。三是已推进完成3588条(段)河流“一河一策”“一河一档”编制工作,形成各河库的“五张清单”,即查找梳理突出问题形成“问题清单”,根据规划要求治理效果形成“目标清单”,依据问题和目标采取措施形成“措施清单”,将措施落实到具体工作形成“任务清单”,将任务分解到各级各部门形成“责任清单”。四是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最严格的分级分类管控措施,全市生态红线保护范围占全市幅员面积25.28%,已通过国务院审查。五是严禁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重化工项目、在5公里范围内新布局工业园区,并督促现有项目加快治理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二、关于污染治理
一是强化生活污水治理。累计建成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479座、城乡污水管网1.8万公里,完成29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和41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全市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规模达到518万吨/天。二是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建成76个工业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达到91万吨/天,60个市级以上工业园区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全覆盖;全面完成“十一小”企业关停取缔,完成主城区6批次共206家污染企业环保搬迁或关闭。三是加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编制并实施畜牧业发展规划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37个涉农区县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划定,累计完成3000余家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户)关闭搬迁和380万头生猪当量污染治理配套设施工程整改;完成了3100个村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惠及约700余万农村居民。四是治理重点流域污染。完成主城区56个湖库综合整治工作;完成龙溪河等30条河流(水库)水污染防治综合整治方案编制,实施重点流域综合整治项目,累计打捞漂浮垃圾约200万吨;深化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主城区建成区31段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五是加强船舶污染防治。累计淘汰老旧运输船舶1200余艘,3500余艘船舶安装生活污水处理或收集设施,主城、万州、巫山等重点港口码头配备垃圾、油污水接收船,涪陵、长寿建成洗舱基地,制定出台《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单制度(试行)》。六是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完成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及标识标牌设置;开展水源地环境现状调查评估,推动建设备用水源地;开展水源地专项整治工作,累计清理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污染源3000余个。七是部分河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荣昌区荣峰河通过推行河长制试点,获评国家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风景区;璧山区璧南河通过流域综合治理,获评全国“最美家乡河”;龙溪河流域生态治理跨区域一体化保护获批国家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试点。
三、关于跨区域跨部门联动
一是建立跨省市、区县河流联动机制。推动与四川、贵州等建立跨省市河流联动机制,合川、荣昌、梁平、秀山、巫山等区县主动衔接四川、湖北、湖南相邻市县、乡镇(街道)进行跨省市流域综合联动治理;制定落实了长江、梁滩河等跨区县水体水环境保护实施方案;建立了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二是落实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先后制定出台《重庆市河长制工作规定》、《重庆市全面推行河长制部门联动制度》等8项制度,召开联席会议,推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加强协作联动。发展改革、交通等部门启动港口建设管理规范化工作,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公安、交通、海事等部门联合开展全市打击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城管、环保等部门联合部署水域清漂保洁工作,共青团、环保、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等10个部门和单位开展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行动,推动长江经济带化工企业污染、主城区“两江四岸”消落带、城市黑臭水体及非法采砂等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三是明确主体责任深化流域污染治理。督促、指导区县编制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统筹协调跨区域污染防治。对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下的跨区域不达标水体,由相关区县协商编制并实施流域污染防治方案,不能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由市级部门牵头组织相关区县共同编制污染防治方案,并由相关区县政府共同印发实施;对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不达标水体,由市环保局牵头会同流域相关区县政府共同编制流域污染防治方案,由相关区县政府共同印发实施或提请市政府批复实施。四是落实逐级考核责任机制。市级将河长制工作纳入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和市级机关党政目标绩效考核,各级逐级建立考核体系,并对河长制工作责任落实、制度机制建立、资金管理使用等8个方面开展专项审计,加强责任追究。
四、关于监测体系建设
一是在整合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环保等部门现有站点资源的基础上,已初步设置完成市级考核的634个水质监测断面。二是478家重点涉水工业企业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约2000套,670个排污口安装了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并与环保部门联网。三是依托“1个总站+4个分站+15个水保监测点+12个水文监测共建点”监测网络体系,初步摸清全市水土流失现状。四是着手打造重庆智慧河长系统,通过建立一个大数据中心,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监测技术、通讯技术、软件集成技术等手段,建设贯通市、县、乡三级的针对“水脏”(农业、工业生产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水)和“水浑”(水土流失治理和水生态功能修复)的两大监测监管系统,满足河长制管理决策智能化,实现河长制管理常态化、精细化,保障河库管护工作的高效性、便捷性、长效性、实时性。目前,智慧河长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纳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五、关于社会公众监督
一是聚民心。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我市河长制工作累计达到500余篇次,召开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新闻发布会,增强群众河流保护意识,营造社会共治氛围。二是听民意。把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目标和行动指南,通过监督电话、微信公众号和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APP等,了解迫切需要解决的河库问题。三是汇民力。探索建立河库保护村规民约,组建“百姓河长”志愿服务队伍,引入企业家、知名人士等“民间河长”参与河库管护。我市首名“民间河长”何波同志成为第八届“母亲河奖”评选的20名“绿色卫士”之一。
今后我们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面推行河长制,抓好河库突出问题治理、资金保障、督导考核等方面工作,保护好每一条河流、每一座水库、每一块湿地,保护好长江母亲河和三峡库区,加快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早日把重庆建设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此复函已经吴盛海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政协提案委和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正规博彩平台
2018年4月18日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