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胜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开展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综合科学考察的建议》(第1045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文化旅游委、市林业局等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全市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三峡水库是全国最大的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是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区。库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三峡水库的长久安全运行与区域安稳致富,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一。您在“建议”中指出的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和水库长江安全运行,开展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综合科学考察。对此,我局高度重视,联合有关单位积极开展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切实加强三峡后续管理。一是立足库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积极争取国家安排三峡后续专项资金770.73亿元,策划实施消落区库岸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三峡库区沿江古镇、乡村文化旅游带建设项目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库区城乡移民受益38万人,人均年收入接近全市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达到55%,库干流水质稳定在Ⅱ类。二是强化“四预”措施,2507处高切坡和300个临水村落实“专业监测+群测群防”,避险搬迁357人,连续13年实现“零伤亡”。三是修订、颁布施行《重庆市三峡水库消落区管理办法》,于2023年5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完善了消落区管理体系、明确了消落区管理举措、强化了消落区管理保障。
二、全力搭建科技支撑平台。一是联合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组建三峡库区重庆消落区治理研究中心,依托三峡生态环境所的科研骨干及实验平台,开展重庆市三峡水库保护、治理、研究及技术信息服务。二是搭建了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绿色智能环保技术创新中心、重庆市三峡生态环境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平台,开展消落带综合生态功能重建、生态效益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等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研究。三是支持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市林科院等科研院所,积极开展三峡库区保护修复研究,构建消落区基塘工程、多带多功能缓冲系统工程等。
三、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试点。一是深入开展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全要素调查,完成动物调查样点54处,植被样点455处、样方2114个,病媒生物调查样点43处,初步建立了集遥感影像、地形地貌等8大空间数据专题、约2500G数据量的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本底空间数据库。二是积极开展库区不同类型消落区生态屏障与减污截污消减的关键技术研究,筛选出消落区适生去污截污植物、微生物约40种,构建了水生植物配置、湿生植物配置、两栖植物配置、陆生植物配置等约20余种不同植物组合的截污去污生态系统模式,研发形成三峡库区陡坡、缓坡与湖盆消落区生态系统修复成套技术并进行工程示范。三是在忠县、开州、云阳等地建立了消落区生态修复试验点,针对三峡库区消落区关键生态系统功能的修复问题,研发了生态功能精准修复技术和多功能协同提升技术工具。
四、已开展的市级调查普查可提供基本数据。一是规划自然资源、林业部门于2021年启动开展全市森林资源专项调查,已全面完成外业调查和内业统计工作,即将形成调查成果。二是林业部门组织开展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启动万州、丰都、云阳等区县县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强化崖柏、黑叶猴等珍惜濒危野生动植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三是文化和旅游部门开展全市旅游资源普查,建立了重庆市旅游资源数据库;开展了三峡历史文化资源“起底式”调查,建立了三峡库区现有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
近年来,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环境已然发生了深刻改变,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后续政策制定、安全稳定等正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您提出的系统的开展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综合科学考察,为三峡库区后续政策的制定、生态环境的趋势研判和保护管理、库区的稳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对于实现国家发展战略,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和水库长江安全运行均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我们将积极给予您各项支持,全力配合科学考察相关工作;积极主动对接有关部门和技术单位,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开展三峡库区接续政策研究和论证;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控,抓好《重庆市三峡水库消落区管理办法》宣传与贯彻落实,从而全面保护和修复消落区生态环境。
此答复函已经江夏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正规博彩平台
2023年4月10日
联 系 人:豆敏
联系电话: 89070107
邮政编码: 401147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市政府办公厅。
正规博彩平台办公室 2023年4月11日印发
文件下载:正规博彩平台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045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