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为周边库区带来显著效益
10年库区财政收入增加1.83倍
在9月10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记者招待会上,国务院三峡办主任郭树言介绍,三峡工程的建设给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带动了库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开工10年使库区财政收入增加了1.83倍。
统计表明,三峡工程开工之后10年,是三峡库区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截至2002年5月,全国各省市、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对三峡工程库区实施对口支援,共为三峡库区引入资金112.3亿元,接近同期移民淹没补偿资金的三分之一。实施经济合作类项目2191个,到位资金99.8亿元。社会公益类项目到位资金12.5亿元,建成希望学校417所。通过合作、合资、兼并、技术改造等方式,合理开发库区资源,培育和发展了库区新的经济支柱。
郭树言介绍说,2000年,三峡库区21个区、县国内生产总值比1993年增加了2.21倍,也就是说8年翻了一番多,总量达到784亿元;财政收入增加了1.83倍,达到了36.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2.15倍,达到了1774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增加了6倍,达到4464元。2001年、2002年库区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为了促进库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最近,国务院三峡办联合农业部、科技部、国家旅游局和湖北省、重庆市人民政府,准备重点推进三峡库区柑橘产业、草食畜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现在一批龙头企业已经进入了库区。这三个产业规划的实施对库区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据了解,长江三峡工程左岸大坝在今年10月份将全线封顶,11月将进行长江导流明渠截流。三峡输变电工程至2003年底前,共需开工建设单项工程50项、线路规模为5654公里。截止到今年7月,已建成、投产交流线路工程19条,线路规模24449公里;投产变电站9个,变电容量525万千伏安。现在输变电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可以满足三峡电站2003年10月首批机组发电送出并网的要求。据统计,截止到9月1日,三峡库区共完成了1011户搬迁企业的结构调整工作,对一批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污染严重的企业实施了破产关闭。
(中国电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