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构建优质水网。加快推进水网规划编制,新纳入水源项目20余个,进一步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同时提速推进在建水源工程进度,目前大滩口水库灌区渠道工程试通水成功,可满足68.82万人口供水需求及10万亩控灌区用水需求,已正式形成城市“大滩口水库水源”“长江水源”的双水源供水格局。
二是织密安全水网。聚焦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建成投用万州智水管理平台,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发5个智能应用场景,实现“一网全感知、业务全协同、态势全管控”。今年以来,实现山洪超前预报7次,定向发布预警7次,转移潜在受灾人员1500余人次。
三是描绘美丽水网。统筹生态修复乡村振兴,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契机,推动长江“生态修复+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建设,先后争取三峡后续等建设项目132个;规划布局“一环两岸十六景”,都市核心景区三峡平湖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达400万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